包装
精美pvc盒小包装
随机发一直在更新
按收到为准
╭╯╭╯ ╭╯╭╯
▁▁▁)_)▁▁ (_(▁▁▁▁▁█▁▁
▁▁~(▁)_)▁ █◣◢█████◣ ═╮
╭═█████▁ ◥████████▁║
║▁█福鼎█▁▁ ◥██白茶██═╯
╰═◥███◤▁▁▁ ◥█████◤
福鼎白茶,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主要品种分为: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贡眉、寿眉。具有白茶性清凉,消热降火,消暑解毒等特点。
2004年6月,原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准"福鼎白茶"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(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)。
(一)品种
福鼎大毫茶品种和其他适合加工白茶的品种。
(二)立地条件
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00米至1000米,坡度≤25°的红壤和黄壤丘陵地或山坡地;土壤有机质含量≥1%,pH值4.5至6.0。
(三)栽培管理
1、苗木选择:选用无病虫害、生长健壮、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扦插苗。
2、建园:根据地形、地貌和原有植被情况合理规划茶园;坡度≥15°的应建立梯级茶园,茶园开垦深度50厘米以上。
3、茶树种植:
(1)种植时间:春季2月中旬至3月上旬;秋季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。
(2)种植密度≤9万株/公顷。
4、茶园耕锄:
秋季深耕宜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、中采摘结束后进行,深度25厘米至30厘米左右。
5、茶园施肥:基肥以有机肥为主,施肥深度20厘米以上,每公顷饼肥施用量3吨以上或者农家有机肥15吨以上。追肥在茶叶开采前20天至30天开沟施入。
6、茶树修剪:幼龄茶园进行3次定型修剪;成龄投产茶园通过轻修剪,一般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;视树势情况确定重修剪或台刈重新培养树冠。
7、环境、安全要求:农药、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,不得污染环境。
(四)鲜叶采摘
1、采摘的时间:白毫银针的原料在每年清明前进行,高级白牡丹原料每年谷雨前进行,其他产品的原料在茶季生产季节均可进行。
2、采摘原则:白毫银针坚持"十不采",即雨天不采,露水未干不采,细瘦芽不采,紫色芽头不采,人为损伤芽不采,虫伤芽不采,开心芽不采,空心芽不采,病态芽不采,霜冻伤芽不采。白牡丹坚持"三不采":一是季节未到不采摘;二是雨天不采摘;三是露水未干不采摘。
3、采摘标准:白毫银针原料为只采1个单芽,白牡丹的原料为采1芽1叶或1芽2叶,新工艺白茶采1芽1至3叶。
(五)加工工艺
1、白毫银针和白牡丹:
工艺流程:鲜叶→萎凋→烘焙→毛茶→拣剔→复焙→成品茶。
加工工艺:
(1)萎凋:
①室内温、湿度:采用自然萎凋工艺的春茶,萎凋温度15℃至25℃,夏秋茶温度25℃至35℃。加温萎凋室内温度25至35℃。
②萎凋时间:正常气候的自然萎凋总历时40-60小时;加温萎凋总历时16至24小时。
③萎凋终点时的萎凋叶含水量为18%至26%。
④萎凋程度:萎凋芽叶毫色银白,叶色转变为灰绿或深绿;叶缘自然干缩或垂卷,芽尖、嫩梗呈"翘尾"状。
(2)拣剔:高档白茶应拣去腊叶、黄叶、红张叶、粗老叶及非茶类夹杂物;中档白茶应拣去腊叶、黄叶、粗老叶及非茶类夹杂物。
(3)烘焙:烘培次数2至3次,温度80℃至110℃,历时10至20分钟。
2、新工艺白茶:
(1)工艺流程:鲜叶→萎凋→(轻揉)→烘焙→毛茶→整形→拣剔→复焙→成品茶。
(2)加工工艺:
①萎凋:一般自然萎凋需24至48小时,室内加温萎凋12至18h,萎凋槽加温萎凋8至10小时。萎凋叶一般失水26%至30%。
②轻揉捻:一般春季茶青轻揉3至5秒,夏秋季茶青视情适当延长。
③烘焙:烘焙温度100℃至130℃。
(六)质量特色
1、感官特色:色泽墨绿或灰绿,毫显、色银白;口感甘醇、爽口;芽头肥壮、叶张肥嫩;毫香浓郁持久,并伴有花香;汤色杏黄明亮;叶底柔软明亮。白茶按原料及加工工艺的不同分白毫银针、白牡丹、新工艺白茶。
(1)白毫银针:
级别品质 | 特级 | 一级 |
外形 | 条索 | 肥壮,挺直 | 尚肥壮、挺直 |
色泽 | 银白,雪亮 | 鲜白,匀亮 |
匀整度 | 匀整 | 尚匀整 |
净度 | 洁净 | 洁净 |
内质 | 香气 | 毫香、浓郁 | 毫香、持久 |
滋味 | 甘醇、爽口 | 鲜醇、爽口 |
汤色 | 杏黄、清澈 | 浅黄、清澈 |
叶底 | 柔软、明亮 | 柔软、匀亮 |
(2)白牡丹:
级别品质 | 特级 | 一级 | 二级 |
外形 | 条索 | 叶张幼嫩毫芽多而肥壮 | 叶张尚嫩,毫芽显, | 叶张欠嫩,毫芽尚显 |
匀整度 | 芽叶连枝,叶缘垂卷、匀整 | 芽叶连枝,叶缘略卷、尚匀整 | 芽叶稍有破张,尚匀整 |
色泽 | 灰绿或墨绿,匀和 | 灰绿或墨绿,尚匀和 | 欠匀,略带红张 |
净度 | 洁净 | 尚洁净 | 欠洁净 |
内质 | 香气 | 鲜爽,毫香显 | 纯爽,有毫香 | 纯正,略有毫香 |
汤色 | 杏黄,清澈 | 深杏黄,清澈 | 深黄,尚清澈 |
滋味 | 甘醇爽口 | 尚甘醇爽口 | 清醇 |
叶底 | 肥嫩,匀亮 | 柔软,尚匀亮 | 欠匀亮 |
(3)新工艺白茶:
级别 | 项目 |
外形 | 内质 |
条索 | 色泽 | 匀整度 | 净度 | 香气 | 滋味 | 汤色 | 叶底 |
特级 | 显毫 卷曲 | 墨绿 | 匀整 | 洁净 | 清高 嫩香 | 醇厚 爽口 | 浅黄明亮 | 匀嫩 |
一级 | 尚显毫 卷曲 | 褐绿 | 尚匀整 | 尚洁净 | 尚清高嫩香 | 醇厚 | 深黄清澈 | 匀整 |
2、理化指标:
项目 | 指标 |
水分(质量分数)/% | ≤7.0 |
总灰分(质量分数)/% | ≤6.5 |
粉末(不含白毫银针)(质量分数)/% | ≤1.0 |